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近日刊文,向世界介绍“互联网时代中国这样打假”。文章认为,中国的打假手段不仅越来越智能,成效也越来越明显。在技术支持和国人的共同努力下,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,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。
在市场经济时代,在互联网时代,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,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,企业不可能有未来。中国坚定不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从法治建设到顶层设计,从司法审判到监管落实,都取得了明显进步,受到国内外好评。一个典型例证是,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(AAFA)日前公布2020年“美国形象奖”评选结果,这一旨在褒扬全球范围内对创新、知识产权保护作出关键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的奖项,今年颁给了阿里巴巴集团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国际亲善大使等5个企业及个人。
近年来,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步入法治化快车道——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,完善打假监管格局,加大执法力度,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,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。国家还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,保护在华外企合法知识产权。
在国家层面,制度设计和完善执法在稳步推进。而在企业层面,无论国企还是民企,都展现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。据报道,今年8月,阿里巴巴研发的“知产保护科技大脑”在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上荣获“人工智能创新之星”荣誉称号。该项目是阿里用近20年积累的线上线下打假特征库、打假经验聚合而成的算法技术系统,可以用不到毫秒的时间,发现上万颗圆球中混进的一颗有细微黑点的圆球。
互联网发展迅猛,人工智能更是精进,打假同样需要鸟枪换炮,实现精准“点杀”,让假冒伪劣商品无法冒头,让不法企业不敢再造假。在这一领域,我国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,一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打假经验,另一方面掌握了领先的智能科技。
今年5月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重点工作时指出,要创新监管方式,加快新技术新手段应用,提升线索发现、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能力。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》强调,要加强专业技术支撑,加强科技研发,通过源头追溯、实时监测、在线识别等技术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。这对企业提出了高要求,而相关企业不辱使命,从维护自身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角度倾力打假,意义深远。
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必须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,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,不能止步于个案正义,重要的是形成打假模式,构建打假样本并提升为中国经验。
积极打假是社会的责任,是监管部门的责任,也是企业的责任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让企业更受尊重,也更有发展的底气。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,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也是企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途径之一。我们欣见企业主动打假,重视知识产权,并从中积累经验而向外界分享,以推动社会更大进步,更好地塑造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。
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,到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;从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,到调动拥有知识产权的自然人和法人参与打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只要政企一心,协力而为,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就会更有成色,营商环境就能更加健康,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能拥有更广阔空间。(王石川)
郑重声明:本文旨在为用户提供知识产权行业资讯,传播更多信息。文章来源于网络北京青年报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联系更正、删除,谢谢!
028-87363568
0:00-24:00
访问我们微博了解更多信息
访问微博